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有多优秀?对于德军的帮助有多大?
斯图卡是一种经典的俯冲轰炸机,研发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正是各航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德国人不是最好研发俯冲轰炸机的国家,却是最早认识到了俯冲轰炸机的意义,从而推动了这款战机的研发工作,实际上同类战机在其他国家从没有真正受重视,主要战术思想等原因的束缚,即便有关的企业已经推出了相关的型号,也没能够获得军方的认可。
那个时候的航空技术让水平轰炸的命中精度不高,德国很快的意识到俯冲轰炸机所带来的高精度优点,这是水平轰炸所无法比及的,通过研究之后德国人也意识到担心降低高度过低造成的安全问题,实际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德国人很快喜欢上了这个技术,可以高清的轰炸,代替机动不方便的重型火炮,在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这款飞机在战争早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为德军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早期在波兰站以及法国战役当中,这款轰炸机能够及时而准确的提供航空火力支援,对地面作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了德国闪击战的代表之产品,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弱点也开始逐步暴露出来。战术应用上,它对抗地面的防空火力相当有限,但是伴随战斗机数量的增加,在空战当中的无力还手的问题,越来越成作用,到了战争中后期,也只能在夜间在没有对方战机干扰的情况下执行任务了。
bba经典广告语?
bba是指的德系三巨头豪华车,分别是奔驰(benz),宝马(bmw),奥迪(audi),广告语如下:
奔驰:1.百年奔驰,百年征程。2.奔驰轿车,豪华车新定义,新感官。
宝马:开奔驰,坐宝马,宝马汽车运动豪华车经典代表。宝马车,休闲旅行的座驾。宝马汽车,汗血宝马,征战沙场。
奥迪:奥迪科技,启迪未来。奥迪四个圈,环环相扣。
上海体育场一层多少排?
A1区17排,
每排58座,是单号的座位 A2区17排,每排58座,是双号的座位 A3区15排,每排58座,是单号的座位 A4区15排,每匿名用户
内场分A1、A2、A3、A4和B区。内场位子被延伸台所包围。
A1区17排,每排58座,是单号的座位
A2区17排,每排58座,是双号的座位
A3区15排,每排58座,是单号的座位
A4区15排,每排58座,是单号的座位
B区11排,单双号一起的,中间有二条走廊,每排一共138座
体育场的看台不高,只有一层,有几个看台只有八排,因为舞台是横向搭建的,而且不高,看台也能非常清楚的观看演出。(因为舞台的高度要近二米),看台几乎与舞台是平视的,应该效果很好的。
我国56式40毫米火箭筒的研制发展情况如何?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苏制RPG-2型无后坐式火箭筒,并仿制成功了56式40毫米火箭筒。该火箭筒的战斗全重仅为51式火箭筒的1/3,但在破甲威力和有效射程等方面均不及后者。56式40毫米火箭筒于1956年设计定型,同年装备部队。该火箭筒是我军批量装备的第一种步兵火箭武器,适用于山地丛林作战,对敌坚固掩体、轻型装甲战车特别有效,很快成为我步兵连的主要破甲攻坚武器。从此,我军步兵结束了依靠炸药包、爆破筒炸碉堡和坦克的历史。在西藏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冲突和抗美援越作战中,56式40毫米火箭筒屡建奇功,深受部队官兵喜爱,战士们说:“40火箭筒棒极了!”
56式40毫米火箭筒之所以称其为火箭筒,是由于它采用了火药燃烧后喷射气体的反作用冲力弹头提供飞行动能。它没有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就是发射筒本身。火药包固定在弹尾部,从筒口插入发射筒,击发后火药燃烧,火药燃气从炮尾高速喷出,其反作用冲力使弹获得飞行动能火箭弹头部为空心装药聚能战斗部,尾杆上装有用弹簧片制造的稳定翼。
△RPG-2
随着坦克的不断改进,其防护装甲增加了厚度、改变了角度,机动性和火力也有所加强,56式40毫米火箭筒很快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射击距离近,一个射击位置只能发射一发,且不能修正瞄准点。二是威力偏小,加上采用弹底机械引信,灵敏度低,更削弱了破甲威力,在1969年珍宝岛反击战中不能击穿苏制T-62坦克。三是由于所采用的火药是3号小粒黑药,其能量受气温影响较大。加之瞄准机构粗糙、瞄准精度差,特别是在卧姿射击时不易瞄准,所以实战射击精度较差。四是火药能量利用率太低,未经适当膨胀即排出筒外,弹头初速低。
60年代中期,56式火箭筒得到改进,改进后称为56-1式。在其头部加装防滑帽,并改进发射装药和发射筒设计,威力提高到120毫米/65度,射程提高到150米。改进后的56-1式火箭筒威力提高不明显,发射筒和引信可靠性低,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改进,最终没有大量装备。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黄埔江下,无授权禁转!
自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德军突然发现在苏联庞大的装甲部队和俄罗斯广阔的平原面前,己方步兵是显得那样的弱小无助,而在42年之后苏联越来越多的新型坦克(T34等)大量服役,而此时能对这些新型坦克造成杀伤的pak40型反坦克炮等新武器数量又太少,无论部队的指挥官再精明,也总有难以及时将反坦克炮部署到位的情况发生,于是德军意识到有必要研制一种能够配属到步兵班的既便携而又威力巨大的反坦克武器。
(苏联红军的T34型坦克)
幸运的是,蒙罗效应的发现使得为步兵配备这样一种满足便携性和威力的武器成为了可能,该效应最早由美国化学家门罗于1888年发现,当时他发现将带有空腔的固体爆炸物放置在钢板附近引爆时,能够在对应空腔的位置产生特别巨大的破坏力。通过后续试验又进一步发现:如果给空腔以适当的外形并在空腔内衬一层金属层,就能够显著提高破坏力,其威力足以穿透钢板和其他材料,正因为如此,德国军方很快便意识到这种设计可以作为一种反坦克手段。
(空心装药的发展过程)
于是在1942年11月,德国陆军的第一款便携式反坦克武器诞生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实际上叫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更恰当一些),这种新武器最初被称为“拳头弹”,这和以前的反坦克武器都完全不同,因为它应用了无后坐力炮技术。“拳头弹”的头部是空心装药战斗部,尾部装在一根较短的钢管内,钢管内装有充当发射药的黑火药。